1938年7月初,中共冀热边特委在八路军第四纵队配合下,发动和领导冀东人民举行了抗日武装起义。
冀东是连接华北和东北的咽喉地带。日本侵略者在占领中国东北三省后,把魔爪伸进了冀东,把它作为进一步侵华的兵站基地和军事跳板。1937年9月底、10月初,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刘少奇给中共河北省委负责人写信,要求不失时机地抓紧准备冀东抗日武装起义。信中说,八路军已渡过黄河,正向太行山及北岳区进发,河北党组织的中心任务是配合八路军,广泛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强调党的工作重点要放在农村,动员干部和党员去农村,并尽量去平津周围的农村,宣传党的抗日主张,准备发动冀东游击战争,配合八路军建立以燕山山脉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接着委派李运昌回冀东,任中共冀热边特委书记,着手组织发动冀东抗日游击战争。
1938年2月初,毛泽东电示八路军前方总部和晋察冀军区做好组织部队挺进冀东的准备。5月1日,刘少奇要求晋察冀军区立即派出部队,坚持在冀东创立根据地。5月底,八路军第一二0师宋时轮支队和第一一五师邓华支队在平西宛平县杜家庄会合,整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员,邓华任政治委员,随即由平西挺进冀东。这时,华北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在天津开会,决定组建冀东抗日联军司令部,统一指挥抗日队伍。会后,又派自卫会负责人李楚离和王仲华分别去洪麟阁、高志远的部队指导工作。自卫会实际上成了中共发动冀东暴动的公开领导机关。
6月21日,八路军第四纵队主力到达冀东蓟县靠山集、将军关地区。6月下旬,华北人民武装抗日自卫委员会冀东分会在丰润县田家湾子召开会议,通过中共河北省委提出的起义行动纲领,号召“全冀东人民武装起来,迎接八路军东进抗日”,“拥护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并确定了发动武装起义的日期。7月6日,冀东滦县、丰润、玉田、迁安、乐亭、昌黎、遵化、蓟县等20多县和唐山矿区爆发武装起义,参加起义的工人、农民和各阶层群众达20万人。从7月到10月,起义烽火燃遍西起通县,东至山海关,北起兴隆,南至渤海湾的广大地区。起义武装发展到10万余人,并一度攻克9座县城和很多重要集镇,控制了冀东的广大农村,成为当时震动全国的大事件。这次起义很快被日本侵略军镇压下去。这次起义为后来创建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来源:抗日战争纪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