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为疫情防控工作大局贡献专门力量。面对疫情,京师律所积极发挥全国各地分所作用,汇聚成了共克时艰的一股强大力量。一是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志愿服务队”,参与到所住地或附近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二是开展多批次的爱心捐款和防疫物资捐赠工作。三是以提供政策宣讲、企业法治体检、法律咨询、纠纷调处等方式,切实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特别是在上海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京师上海分所发起了“公益法律咨询”活动,京师律师参与编写防疫指南,群策群力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四是部分京师律师对外公布联系方式,为医护人员提供法律咨询和部分免费代理。
聚焦社会特殊群体“急难愁盼”法律难题,切实增强共享全面依法治国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针对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打造了多个公益法律服务项目。
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上门服务”,打通法律服务 “最后一公里”。围绕残疾人权益保障等内容,先后在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北京市大宝日用化学制品厂开展了系列主题讲座和法律咨询活动等。同时,为残疾人奉献爱心、提供慈善帮扶。京师延吉分所开展了捐资助学残疾人家庭活动,京师上海分所组织志愿者走进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机构与特殊学员们共度端午佳节,京师青岛分所持续为春雨助残中心及“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项目提供法律支持等。





关爱未成年人成长,让法律为青春保驾护航。一是向偏远地区乡村的未成年人提供更多的公益法律服务,先后开展了北京?凉山“薪火百年,同心相守”——法治教育共建活动、“北京市-凉山州”手牵手宪法日爱心助教活动、“行走的课堂”、“防治校园欺凌”主题公益项目等,努力将法治教育渗透到未成年人成长的每一个环节和角落。二是对未成年犯给予更多关注和帮扶,京师武汉分所律师参与的“湖北火凤计划”,又名“湖北省未成年犯社会融入计划”,目的就是帮助未成年犯学习电脑、礼仪、化妆等技能,把刑期当学期,为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打好基础。三是致力于打造规范化、专业化、一体化服务阵地,创建了“陈亮律师青少年法治教育与权益保护工作室”,重点推出法治讲座、法律培训、生涯实践、爱心助学、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六大服务项目。组织京师律师加入“女童保护”志愿讲师团,参与研发优质校园普法课程等。
法暖黄昏,护卫老年人安享晚年。一方面,切实提高老年群体对养老诈骗等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结合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京师西安分所开展了“民法典宣传暨防范养老诈骗进社区”主题活动、京师上海分所开设了以“老年人旅游的法律事儿”为主题社区普法课堂等。另一方面,制定空巢老人关怀计划,与八里庄街道会兰孝亲敬老服务队联合举办关怀独居老人活动,为空巢老人送去温暖。


创新方式方法,助力单亲妈妈群体。京师律师联合“一个母亲”公益机构搭建起了针对“单亲妈妈”的公益法律支持体系,并发起了“99公益日”独抚妈妈慈善募捐等公益活动,还特别编写了“袋鼠妈妈有盾牌——单亲妈妈法律护航指南”,致力于给独抚妈妈群体提供系统全面的公益法律服务,满足她们在心理、育儿、法律服务三方面的综合诉求。
打造“京师法律直通站”,服务新业态就业群体。律所工会从关心、关怀、关爱等角度出发,由暖心驿站做起,从快递收发场所的更新换代,到配套服务的整体提升,最终形成集物流中转、办公、学习、休闲、法律咨询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阵地——“京师法律直通站”,为快递小哥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同时,不断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切实提高社会的认可度。
提升律师专业素质
把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根本价值追求

律所对青年律师给予了充分关心关爱,积极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打造了“传、帮、带”青年律师公益课堂,包括逐梦计划训练营、“京”锐之师训练营、证券争议研修班、金牌讲师系列活动等多个子项目,助推所内青年律师健康成长。与此同时,还推出“高校扶持计划”,为法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和助学公益基金,助力培育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律人才。
除此之外,为支持援藏工作,向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捐赠10万元,用于支持西藏公益法律服务项目,并积极承办由基金会联合北京市12家律所组织实施的“西部律师研修计划”,为来自西部地区的60多名律师分享法律专业知识。
律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工作者,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京师所党委将继续组织引导广大律师,争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律师,努力做到业务精湛、本领过硬,把人民性切实贯穿律师办案的始终,发挥律师专业优势,协调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弘扬奉献精神,激励广大律师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向党的二十大献礼!